因为恒流过程终止时,电池内部的电化学极化虽然保持在整个恒流中相同的水平,恒压过程,在恒定电场作用下,内部pb的浓差极化在逐渐消除,离子的迁移数和速度表现为电流逐渐减少。
电池的储电能力取决于正负极活性材料的化学反应效率。在恒压阶段,电极表面可用的锂离子嵌入位点逐浙饱和。以石墨负极为例,锂离子需扩散至石墨层间完成嵌入反应。随着反应进行:
1.电极表面形成钝化膜(SEI膜),增加离子迁移阻力。
2.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浓度梯度减弱,扩散速率下降。3.活性材料的结构膨胀可能堵塞微孔通道,降低反应速率。
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单位时间内可接收的电荷量减少,表现为充电电流的持续下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