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逆硫酸盐化
硫酸盐化是蓄电池长期处于放电状态时,极板表面形成大颗粒硫酸铅,难以溶解,影响电池性能。原因包括过量放电、充电不足、电解液问题等。处理措施有水疗法、不同浓度的电解液处理、长时间充电等。
硫酸盐化现象与危害
铅酸蓄电池硫酸盐化(又称不可逆硫酸盐化)是指电池长期处于异常工作状态时,其极板表面生成坚硬的大颗粒硫酸铅晶体。这些晶体具有以下特征:
结构致密:颗粒直径可达数十微米,呈白色蜂窝状覆盖极板;
化学惰性:常规充电无法有效分解,导致活性物质利用率下降;
物理危害:堵塞电极孔隙,降低电解液渗透性,造成电池内阻增加。
蓄电池过放电并长期在放电状态下贮存时,其负极将形成一种粗大的、难于接受充电的PbS04结晶,此现象称为不可逆硫酸盐化。轻微的不可逆硫酸盐化,可以使用较稀的电解液,并用20h率以下的小电流,在电解液温度为30℃~40℃范围内长时间充电,有可能得到恢复。严重的不可逆硫酸盐化则导致电极失效,充不进电。